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充分彰顯出黨和國家對新階段非遺保護工作的重視與期待,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而傳承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實踐載體,保護傳承人不僅是非遺保護工作的重要環節和核心內容,也是非遺保護貫徹以人為本理念的重要體現。
為加強與傳承人的工作聯系,交流最新政策動向,了解傳承人的生活、工作情況與所需、所盼,助益日后非遺保護工作的有效開展,8月16日,紹興市文廣旅游局黨委委員、副局長葛建民,非遺處處長孫小東,紹興市非遺保護中心主任許金輝、副主任唐銘泰等一行,對市本級所屬的部分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進行了走訪。
一行人先后來到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王阿牛(紹興黃酒釀制技藝)、宋小青(紹興攤簧)、王玉英(紹興平湖調)、鄭關富(紹興平湖調)、吳傳來(徐文長故事)、姚百青(紹劇)、劉建楊(紹劇)家中或單位,與傳承人進行親切交流,將打印好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發放到傳承人手中,認真聆聽傳承人對非遺保護工作的想法和建議,并鼓勵傳承人繼續做好保護傳承工作。
期間,還向代表性傳承人傳達了《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關于做好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傳承協議簽訂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并現場指導傳承人簽訂了2022年度《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傳承協議》,內容涉及傳承人開展傳承實踐、培養后繼人才、進行非遺調查、妥善保存相關實物資料、參與展示展演、參加交流研討等多方面內容。
關心關愛、依靠服務非遺傳承人,充分發揮代表性傳承人在非遺保護中的積極作用,是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題中之義和關鍵一招,紹興市將在今后的非遺保護工作中,嚴格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健全非遺保護機制,加強非遺傳承人隊伍建設,積極搭建非遺展示平臺,進一步提升保護傳承水平,助力美好生活和文化高地建設,努力作出非遺人在打造“重要窗口”和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中的應有貢獻。